合肥市级财政专户电子化管理系统自2020年7月上线以来,已成功运行一周年。电子化系统的上线,在优化工作流程、提升工作效率、确保资金安全等方面,为财政工作赋予新动能,开创了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模式。
数据跑路更高效。一年来,财政专户电子化管理系统财政端口接收银行端口传来数据47829笔,传出数据415笔,涉及财政资金收支超百亿。财政、代理银行间专线互联,经办人员“足不出户”即可完成资金收入确认和支付工作。实现从传统的“签字画押”到“电子签章”,“纸质凭证”到“电子凭证”,“跑银行”到“点鼠标”的飞跃,实现了财政专户资金从收入确认到完成支付的全过程网上操作,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。
资金拨付更安全。按照“一人一电子密钥、绑定身份、责任到人、严控权限”的原则,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“进不来、看不到、改不了”,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“丢不了、拿不错、赖不掉”,电子化业务办理相互制约、形成闭环;通过在一体化平台配置财政专户资金电子化管理模块,将部门用章流程优化为电子支付流程,同时在财政审核、代理银行端分别部署统一的电子凭证安全支撑控件,运用数据加密传输的安全机理,结合现代信息安全识别技术构建起一张“三位一体”的“安全网”。
会计核算更精准。市级财政专户电子化系统会计核算方面,采取了“一键生成”的机制凭证,较传统依靠人的手工录入凭证相比更简洁高效。会计核算数据、收支类型实现系统自动提取,比手工录入更准确,大幅提高了会计核算岗位工作效率,有效缩短了与代理银行的对账时间。
信息共享更及时。市级财政专户电子化改革,实现了部门间财政专户信息的资源共享,实时便捷的反映出财政专户收入入账和资金拨付进程,通过收付系统与账务系统的无缝对接,自动生成收入凭证和拨款凭证,有利于资金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财政专户资金的收支余情况,实现数据共享。